|
以“两新”组织为重点,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完善社区党的组织体系 |
|
|
来源:中共秦州区委组织部 作者:李建军 日期:2006-9-2 11:53:20 点击: |
|
|
|
|
|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得到了迅猛发展, “两新”组织的发展壮大,为秦州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也为秦州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秦州区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出发,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坚持标准,保证质量,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要求,以“消除空白点,扩大覆盖面,增强有效性”为目标,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下城市工作的特点,紧紧依托街道、社区党建平台,积极探索“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新途径,使这些组织有机的融入到社区,活跃在社区,发展在社区,有效的扩大了党在城市的工作覆盖面。截止2005年8月底,秦州区非公有制企业已达6028 家,民办非企业单位8795家,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6930家,非公经济总量占全区GDP的48%;“两新”组织中从业人员达10.8万人,其中党员1325名,建立党组织104个。 一、依托街道、社区党组织的综合功能,完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机制。 近年来,围绕社区党建新格局,我区积极推动街道、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各种资源的整合工作,加大了全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社区化管理步伐,形成了新的管理体制和活动机制。 (一)超前谋划,合理布局,构建网格化的管理体制。为了彻底扭转“两新”党组织从“核心地位”向“边缘地位”转化、党组织发挥作用力度减弱、传统的党的工作方式和组织不适应新形势的被动局面,区委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按照“消灭党组织建设空白点,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提高党建工作有效性”的工作要求,以社区为“网格”单位,实行分片负责,采取直管或协管等方式,完善包括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党组织在内的社区党的组织体系。在直管方面,明确中小规模的非公有制企业、活动范围主要在社区的民间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党组织实行属地管理。目前,全区 21758个“两新”组织中,隶属街道、社区党组织管理的有18929个,占87%。在协管方面,赋予街道、社区党组织两项“反馈权”,即明确将“两新”组织党组织支持和参与社区建设情况,纳入考核落实年度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内容,明确各级党组织“一先两优”的推荐表彰对象,必须征求所在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意见等。 (二)加强领导,完善机构,建立上下贯通、多级联动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网络。坚持一手抓组织覆盖,一手抓机制完善,成立了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全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建立了区委统一领导,纪检、组织、宣传、工商、税务、街道等部门各负其责,发动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和社会方面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各街道也成立了相应机构,确定一名党委委员和1名专职工作人员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各街道成立了党建工作联席会和联络站,建立了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队伍,统筹抓好街道、社区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在楼宇、市场、园区、商业街建立了党员活动站和服务点,使党的工作得到了拓展和延伸。目前全区已初步形成了“区——街道(乡镇、工业园区)——居民区(村)”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上下贯通、合力共建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格局。 (三)建章立制,规范运作,完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机制。区委十分重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规章制度建设,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街道社区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关于在全区新经济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双达标”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有效地推动了我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建立了党员领导挂钩联系“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制度,每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1个以上的重点非公企业,每名街道党政领导联系2个以上的“两新”组织,每个社区领导干部联系3个以上的“两新”组织,全区共建立联系点215个。各级领导干部按照“一线工作法”的要求,坚持深入到基层讲党建、议党建、抓党建、谋发展,组织召开“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协调会、党建工作联席会,督促和指导“两新”组织抓好党建工作,认真解决“两新”组织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区各级党组织根据“两新”组织的特点,也建立了一些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基本制度,逐步完善了“两新”组织党建的工作机制。区委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到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工作目标中,层层签定责任书,强化责任制的考核工作,做到经济建设与党建目标同时制定、同时检查考核、同时奖惩。 二、整合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力量,加快“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步伐。 从加强新时期社区建设和党的工作的需要出发,及时调整社区党组织的设置,积极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不断加大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力度,拓展党的工作的覆盖面,打牢党在城市执政的组织基础。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