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细管理彰显城市品位。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促进信息资源互联共享,提升城市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园林城市建设,实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工程,推进综合执法管理职能下沉和城市环卫一体化建设,着力解决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占路为市、乱摆摊点等问题,采取强有力措施,下决心解决城区乱建乱搭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社区市场和公共停车场建设,规划建设清真牛羊肉定点屠宰场,做好城区道路路面改造、背街小巷整修硬化、人行过街设施建设、公厕建设改造、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增强市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实施西关片区古城保护与修复项目,加强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古树名木保护,提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水平。
突出特色优势发展县域经济。按照“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各具特色”的思路,把产业培育作为关键支撑,依托交通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支持县区发展壮大工业商贸、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重点产业。把园区建设作为平台载体,加快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和田园综合体等“三园一体”建设,对县域分散的各类开发园区、工业集中区、循环经济区进行整合。把城镇建设作为重要基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特色小镇建设,抓好麦积区甘泉民俗风情小镇、百花小镇、峡门风情小镇,秦州区娘娘坝丝路风情小镇、罗玉生态小镇、孙集文化小镇,甘谷礼辛风情小镇,秦安刘坪生态小镇,武山滩歌民俗文化小镇,清水上邽水镇、张家川马鹿特色旅游小镇建设。把改革创新作为动力源泉,深化县级财税体制、金融市场、土地管理等领域改革,推进科技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激发县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五、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协调推进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努力让全市人民享有更优质更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务。
积极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实施城区教育资源提升“2521”计划,全力抓好全面改薄、贫困村幼儿园和市三中、玉泉中学、人民路小学迁建等项目,改善教育基础条件。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扩大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提升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加快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逐步解决“大班额”和“择校热”问题,确保秦安县、清水县提前完成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任务。加大普通高中特色实验校和示范校建设力度,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质量和普及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逐步提高农村教师和艰苦地区教师待遇水平。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布局,启动建设天水职业教育园区,筹建天水职业技术学院及附属中小学、幼儿园。支持高等教育发展,推动天水师范学院升格天水师范大学。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新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2个、街道综合文化站3个,继续做好“三馆”免费开放,充分发挥“乡村舞台”“文化集市”作用,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推进“历史再现”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改造提升张家川、清水等4个博物馆,加快大地湾考古遗址公园、黄河雕漆文化博览园等项目建设。加强文艺精品创作,推出文艺天水系列丛书,推动《一画开天》《麦积圣歌》《大秦文公》等精品剧目在旅游旺季实现常态化演出,谋划创作一批新的舞台、影视剧目。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完成市体育中心建设,新建乡镇及社区体育健身中心8个、行政村体育惠民工程80个,做好省第十四届运动会训练参赛工作。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健康天水建设,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建成市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促进医疗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健全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加强医联体及重点专科建设,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全面落实药品采购“两票制”,让群众用到价格低廉、安全放心的药品。坚持中西医并重,实施中医药基层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计生服务、妇幼保健工作,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民医疗保障水平。